魂系马嵬(何家英与高云合作)1989年作 160x191cm 熟宣
1989年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何家英与高云合作的一幅《魂系马嵬》获得银奖。这幅作品用中国工笔画的形式再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之典。
为了准备“第七届全国美展”的作品,我和南京的高云进行了合作。
其实以前我们并不认识,是因为他给中国邮票公司设计邮票时把我也推荐给了邮票公司,让我设计廖仲恺和李大钊的纪念邮票。
我通过邮票公司联系上了他,我之所以选择与他合作,是因为高云先生的古代连环画画得太好了,特别是大场面表现得极有气势,其风格我也非常喜欢。我想如果能把他的气势加上我的女性哀婉风格结合起来形成刚柔对比,一定会很有表现力。我们一拍即合,选择了唐明皇与杨贵妃马嵬坡的故事情节,取名为《魂系马嵬》。
大的构图基本上是由他来搞,我负责进一步的深入和最后制作。我们吸取了唐《李重润墓壁画》的色彩感觉,以红调子为主,也符合御林军的着装,但是这个红很难表现,既要统一,又不能单调,只用纯朱砂并不和谐,我也用了朱砂代用品分出层次,人物形象也是通过写生而区别不同的个性。当时的御林军都是回民,高大、健壮、英俊,我也确实找了一些回民做模特。
最难处理的是杨贵妃,按唐人的审美,杨贵妃应当较胖,小眼睛,但真若这样表现,今天的人一定不认可,所以我仍在这中间找到平衡点。更重要的是我表现出她那无奈的凄凉,眼睛里噙着哀戚的泪花……
——何家英
我与家英是因为相互赞赏对方的作品而相互知道的,家英因此说:我俩恰如隔岸的风景。记得我应中国邮政邀请在京创作邮票时,有枚廖仲恺的纪念票要推荐作者,我就不假思索的想到并推举了家英。至此,我们居然都还没见过面。直至家英到南京艺术学院出席一个高校间的什么会议,他找到了我的电话打了过来,我很是兴奋,即刻约他来家里做客。其时正值第七届全国美展在即,家英提出我们合作一幅作品吧,画什么呢?此时我刚刚结束连环画《长生殿》的创作,既有感于这段历史故事的深重凄美,又拥有大量一手的考证资料,于是提出就画这段故事吧,家英很是赞成。于是,在他走后我就开始着手选择题材的情节切入点,进行构图,设计色稿等。那时家英在天津美院任教,有大教室,条件好,于是我向单位——江苏美术出版社请了假,带着画稿和色稿直奔家英而去。所以这幅作品正式的放大创作是在天津美院完成的。创作过程中,我的重点是放大、起草铅笔稿,在学校创作的优势是,可以随时抓到模特。画中的武士形象都是拉着学生照着画的,据说至今他们还能指出这是谁,那是谁。杨玉环则是找了个女的(记不得是不是学生了),让她穿上宽大的纱质连体裙,按照小稿设计的动态和角度坐在地上,为了符合俯视效果,我就选准角度,坐上课桌上写生,写生的重点是结构和衣纹,脸部是想象出来的。家英对全部人物面部与手部做了深入的刻画,他的这份深入细腻的刻画是无人可比的。接下来就是拷贝到宣纸上。勾墨线是我与家英共同完成的。之后我就赶回南京上班了,作品最后的完成全是家英的付出,他这种既传统又当代的工笔功夫是无与伦比的,可谓当今一绝,创作时他又借鉴了壁画的视觉效果,结果很理想。这幅画最后命名为《魂系马嵬》,通过天津美协顺利入选七届全国美展,据悉在评奖环节还获得了最高票数,但是,由于是古典题材,又是悲剧,所以遗憾地与金奖擦肩而过,获得了银奖,但欣慰的是,我们同时还获得了新人奖。这次合作,成就了一段美好的故事,也成就了我与家英以及两家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高云
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杨玉环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后还俗),唐玄宗之宠妃,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身材丰满,肤如凝脂,白居易形容她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玉环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杨玉环随李隆基从延秋门出长安,流亡蜀中,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一朝天子,一代美人,这样一段情感被放在了天平上,与江山社稷去比量。天子加美人,社稷将倾——在特定的历史时间上,天子与美人所面临的生离死别的场景,构成一幅令人难以释怀的画面,两位画家通力合作,用画笔再现了那个瞬间。
最后,我们也只能用白居易《长恨歌》的最后两句来做结尾吧。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来源:画语者)
艺术家简介
何家英
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何家英工笔画研究所所长、天津画院名誉院长、天津美术馆名誉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等荣誉。
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马嵬》《秋冥》《朝·露·桑》《舞之憩》《杨开慧》等。
高云主编,《遇见高云》新书发布
高云,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一级美术师,政协江苏省第八、九届委员,第十届常委,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中央监委。
曾任江苏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江苏画刊》主编,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巡视员(正厅级)。
中国美协原理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兼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南京十竹斋画院名誉院长,东南大学中国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南京大学兼职教授。
富灯网-富灯网官网-哪个证券公司好一点-广东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